返回第一千零七章,不是結局的大結局  少年戰歌首頁

關燈 護眼     字體:

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

沒有穿盔甲,也沒有乘馬,顯然是回家探親的。

    按照大明軍制,現役將士,可以定期申請回鄉探親。

    那武士身穿軍中常服,頭戴水獺皮帽,足下皮靴,顯得精神抖擻,行動間分外爽利。就是村正和治安使這兩個退役明軍見了,也心中贊了一聲。

    那武士堪堪走到村公所門口,卻忽然轉頭,看向一箭之外的忠武道社。

    那忠武道社約莫三丈方圓,大小不過一所民居,可因為是道社,所以規格不同,雖然很小,卻是重檐的,而且看上去很是肅穆。

    此時,大雪越發的緊了,忠武道社門口除了腳印,也不再有村民。

    「叮叮…」一陣寒風吹來,送過來道社重檐下風鈴的聲音。

    武士掉頭,手一扶腰間唐刀,向著忠武道社而去。

    很顯然,他本來是來村公所辦事的,可是在看到忠武道社的時候,沒有任何猶豫就放棄村公所,先去忠武道社。

    完全就是自然而然,說明對忠武道廟的敬重,已經深入骨髓。

    他在忠武道社門口脫下水獺皮帽,按照祭祀流程走完了一邊,在後院連射五支彩箭,這才恭恭敬敬的出來。

    前後花了一刻鐘功夫。

    結束了在小小道社的祭祀儀式,他才取了一道平安符,掛在脖子上出來,再次往村公所而來。

    「我乃都頭趙慶,正是本村人士,回鄉探親,來此叨擾村正官人了!」武士進入村公所的院子聲音爽朗的說道。

    都頭是正九品武官,和鄉正是一個級別,當然要比村正大。所有趙慶才能又這個姿態。

    不然的話,見到村正少不得自稱一聲在下的。

    「原來是趙都頭,請!」村正不敢怠慢,立刻做出一個手勢。

    趙都頭一看對方的動作,就知道村正是退役明軍出身,他的神色頓時客氣了很多。

    「原來兩位鄉老官人,倒還是我大明軍中袍澤啊,失敬失敬!」趙慶啪的一聲右手擊胸,行了一個禮。

    對弈傷殘退役的戰士,哪怕軍銜最低,也要有所禮遇,這同樣是道。

    「趙都頭客氣,我等如何敢當。」村正和治安使也習慣性的以拳擊胸行禮。

    「下官孫永達,本村村正。」

    「下官劉奮,本村治安使。」

    趙慶拱手,「原來是孫村正,劉治安。不知兩位袍澤,是哪年入伍?」

    孫永達道:「下官是大明三年入伍。」

    趙慶立刻露出一絲驚訝之色,「哎呀,原來還是前輩!大明三年,陛下還是燕王,那可是很早了!比兄弟還要早了一年啊。」


    村正孫永達給趙慶倒了一杯茶,請他在公所室上座,說道:「武長官人家在古松莊,距離村公所尚有五里,這大雪難行,下官的馬就借與你騎。」

    武長官人,是對大明武士階層的尊稱。村之下,分為若干莊,但不設官吏。

    雖然本村有七八個莊子,八百多人口,但孫永達幾年村正當下來,當然每個莊子,每戶人家都熟悉。

    金灣村只出了一個武士,就是眼前的趙慶。

    孫永達當然知道,趙慶的家在哪個莊子。

    「謝村正官人。今日封衙,村公所也要關門了,村正官人也要騎馬回家,兄弟心領了。」趙慶拒絕道。

    「為何不在縣中借馬?以武長官人的身份,縣衙必然會借的。」劉子奮說道。

    趙慶苦笑:「縣衙沒有馬了,就是馬車也沒了。眼下年關,馬匹馬車緊張的很,騾子都沒有。在縣城驛站下車,只能走著回鄉,哈哈!」

    趙慶的軍職是火器兵都頭。所謂都頭,乃是統帶五十兵馬的小軍官。所以趙慶不但是武士,還是校尉軍銜。

    但因為村正入伍比他早,所以就算他地位比對方高,也要禮讓三分。

    趙慶入伍六年,是在軍中考中大明陸師學堂,兩年後畢業,才授予校尉軍銜,當都頭已經兩年了,而且還是在燕京禁軍系統任職,因為立了丙等戰功,敘功很快就要升為隊正了,提都尉軍銜了,連升兩級。

    等回到燕京,新的任命就能下來。

    按照制度,只要到了隊正級別的禁軍武官,就能在長安分到一套居所,將家人接來同住。

    他這次回來,就是接父母的。

    「武長官人來村公所,是開具回鄉文書吧。」村正從公案抽屜里取出一方木製小印簽,上面是小小的六個字:吳縣滸墅金灣。

    明軍將士回鄉探親,除了要在縣衙開具返鄉文書,還必須要去村公所開具返鄉文書,要由村公所蓋印簽字,證明該員某年某月某日的確回鄉探親了。

    「正是如此。」趙慶笑道,「還請村正官人開具返鄉文書。」

    「武長官人稍待,下官這便辦理。請出示告身憑據。」孫永達說道。

    趙慶從懷中掏出軍職證件,卻是一本小小的魚皮冊子,上面記載著他的姓名,年紀,籍貫,入伍日期,所在營伍,軍職軍銜,相貌特徵等等。

    上面還蓋著兩個印章。一個兵部印章,一個是旅部印章。

    身為退役明軍的孫永達很熟悉這個告身,他一入手就知道東西是真的,打開一看,相貌描述也對的上。

    當下村正官人拿出一頁公函,用拙劣的書法寫下:「今日有燕京禁軍火器左營右旅中聯中隊中都都頭趙慶,回本村探親,特此證明。大明洪武六年臘月二十八酉時。金灣村公所。」

    寫完之後,村正用印,簽下「孫永達」三字。然後吹吹墨跡,小心的遞給趙慶,「武長官人請收訖。」

    他的字雖然寫的不好,可辦事速度很快,乾脆利落,又不失細心,顯示出退役明軍的幹練之風。

    「謝過村正官人。」趙慶接過來收好,「兄弟這次回鄉,看見鄉中變化不小啊。馬路從縣城一直修到鄉中,蓄水塘也變成了大水庫,鄉親們的日子也好多了不少。」

    孫永達笑道,「可不是麼?村中老人都說,就是當年前宋光景好的時候,也沒有眼下聖天子在位來的好過。」

    「這百姓日子好過還不止,就是這鄉中人心,也清正肅然了不少。百姓們沒有



  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相關:  遠去的風箏    娛樂韓娛  校花的貼身高手  九龍至尊  絕世神偷:廢柴七小姐  斗破蒼穹之無上之境  

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

同類最熱
搜"少年戰歌"
360搜"少年戰歌"
語言選擇